NYQ'INK

社区团购的玩法和反思

OTHERS

今年一直在做社区团购方面的工作,落地了6家店,微信社群1800+人,快团团成员2000+,跟团人次4000+,带货等级也达到6级了,写篇文章记录一下。

社区团购发端于三年疫情期间,不少团长都挣了钱,但随着疫情结束,社区团购的销售断崖式下滑,大家纷纷转型,市场上又出现了大量的团店,即除了微信社群外,在各个小区落地一个个的小店,为居民提供线上团购、线下提货的实体小店铺。据说国内有些上了规模的团店,半年能挣几千万。

从只依靠微信社群的社区团购,进化到落地实体店的社区团店,本质上还是因为人的消费行为始终离不开“体验”两个字。社区团店开有实体店,能让消费者更安心,还能在店内体验团购产品的好坏,进而能放心的参与线上团购。也正因为如此,这个赛道的玩家,有不少走偏了方向,他们落地的实体店面积很大,产品SKU很丰富,却由此也带来了大量的损耗。

都知道社区团购主要的消费品类就是蔬菜、水果、蛋禽和肉类,这些品类都属于易损耗的产品,而社区团店的竞争对手通常都是些中大型的生鲜超市,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:社区团店能通过线上先收钱再发货,所以“以销定采”是社区团购的核心优势,损耗与社区团店的利润息息相关,而大型生鲜超市的核心优势是供应链铺货进入,损耗与超市关系较小,所以一些友商为了所谓的用户体验,落地大型实体店和扩张SKU品类,实际是误入歧途。

社区团店的SKU真的不宜太多,把当季的几款热销品做好即可生存下来。但社区团购最难的地方在于,既要保证产品品质好,还要保证价格足够低,既要满足年轻人追求的品质感,还要满足老年人追求的性价比,夸张点说,能把社区团购做好,这世上再也没有做不成的事了。

当下是个卷死一切的年代,各行各业都卷得奄奄一息,社区团购更是如此,平均寿命不超过三个月,你方唱罢我登场,最终结局都一样,因为消费者是没有忠诚度可言的,谁家好买谁家,所以深耕邻里关系成了行业共识,连打出的口号都一样:做一个有温度的社团。但实际呢,要想获取人的信任是非常困难的事情,需要漫长的时间去沉淀,赚快钱的年代,谁能坚持下来呢?

不过社区团购这个模式我是很认可的,它通过线上需求的采集,实现了线下商品的集采,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低价格、更优品质的产品,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上班购买、下班提货的便捷,算是优秀的O2O模式,当前还处在一个较为早期的发展阶段,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的加入,这个赛道不久就会涌现出一些优秀的企业。